缬草| 板蓝根| 赤石脂| 地不容| 石菖蒲| 蛇床子| 无患子| 山麦冬| 菝葜| 豨莶草| 独一味| 燕窝| 苦木| 檀香| 雷公藤| 闹羊花| 瓦楞子| 阴香根| 郁李仁| 人参
共收录中药895
中药

土茯苓的传说故事

除风怯湿功特异,

解毒治梅效称奇。

头风神方不可丢,

前人经验不妨依。

  【形态采制】

  土茯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。土茯苓为攀援状灌木,具根状茎,茎无刺。叶革质,椭圆形、卵状披针形,长3~13厘米,宽1.5~6厘米,掌状脉5条,最外迦的一对紧贴边缘且增厚。叶柄上常有2条纤细的卷须。

  秋季开花,雌雄异株。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,花蕾三棱形,花被片6,排成2轮,外轮的倒心形,内轮的圆形。雄蕊6,近无花丝;雌花中有3枚退化雄蕊。浆果球形,直径6~8毫米。生于旷野和林中。主产于广东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四川。蔓生如莼,所以又叫“过山龙”;“过岗龙”,饥可食,又叫“山地粟”;其根茎呈块状而不规则,其结节状隆起如盏连缀,大若鸡卵,半在土中,皮如茯苓,藤藤相接、攀援,故名。处方中叫鲜奇良。异名20余种,有人称禹余粮,但叫禹余粮多种为“麦冬”、“余粮石”、“筛草”、“余粮石又叫自然谷”,而土茯苓还有叫“山归来”、“山牛”、“山奇粮”、“异河椽”、“过岗龙”等,都因为禹治水饥而食,食而余,故名。

  【传说故事】

  古时有一人好色,得杨梅疮,用轻粉医而无效,或愈或复发。此人穴居山野以度残年,饮山水泉,食野果,生啖山地粟(土茯苓),数月后,病愈如初,方悟山地粟有治疗梅毒之功。随传此法于世,戒恶习,潜心学医,后成当地名医,救济众生。

  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今医家有搜风解毒汤,治杨毒疮,不犯轻粉。病深者月余,浅者半月即愈。服轻粉药筋骨挛痛,瘫痪不能动履者,服之亦效。”明代兰茂《滇南本草》有一方:土茯苓一或五钱,水酒浓煎服。明代汪机《本草汇编》亦有用土茯苓治梅毒的。张山雷说:“土茯苓淡而无味,极其平和之物,断非少数能奏绩。今惟专用大剂量,采取鲜根,熬膏长服,并以为日常用之品,能食至数十百斤,以多为贵,则一味可治最重最危之症。”已得实验数人,此则未经前人道破之语。西药往往复发,不易根治,多服此药,永无后患。


最近更新时间:2015-05-10

相关文章

千金子千金子

瓜蒌的传说故事  相传,康熙年间,海宁园花镇祝去非庭院内发现巨大栝楼,每晚发出白光,后挖根似人形,重六七十斤,头面臂股依稀可辨,但手指、脚...[详细] 牵牛子的传说故事  传说李时珍的外甥柳乔耽于酒色,阴部肿胀疼痛,二便不通,坐卧不能,昼夜呻吟。李时珍认为,湿热邪阻精道,用川楝子、茴香、穿山...[详细]
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正规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,也恳请批评指正。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。

中药 | 网站地图 | 中药材名称大全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2016 www.zhongy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