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公藤| 菝葜| 山麦冬| 檀香| 闹羊花| 缬草| 苦木| 地不容| 独一味| 阴香根| 石菖蒲| 板蓝根| 郁李仁| 豨莶草| 燕窝| 蛇床子| 赤石脂| 无患子| 瓦楞子| 人参
共收录中药895
中药

艾叶的传说故事

医草天生貌不扬,芳香自得民爱戴。

三里三阴命神关,延年益寿灸无懈。

越秀山麓鲍姑祠,头足脐腹枕垫袋。

  【形态采制】

  艾菊为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0.4~1米,茎直立坚尖,密被短毡毛,灰白色。单叶互生,羽状分裂,裂片具大牙或羽状缺刻,茎下部叶较大,花期枯萎,中上部较小,茎顶部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多数,于顶部排列成大圆锥形花序,花为管状,紫红色冠毛。瘦果长圆。花期8~9月,果期9月。生于荒地、路边、山野稍肥处。

  艾主要产于安徽、湖北、河南、浙江、山东等地,其中河南汤阳的“北艾”、浙江宁波的“海艾”、湖北蕲州的“蕲艾”为上品。五月端午有插艾去毒邪之习俗。

  艾叶可以采叶、晒干、揉制绒絮;或采叶晒干,每500克艾用醋15克喷润,强火烧炭,闷闷晒干。艾叶采于端午前后最适宜,而中午采集,其有益成分含量最高,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称“艾油”,有特异香气,其中主要成分是水芹烯、荜澄茄稀、侧柏醇、萜品烯醇-4等。艾叶还含黄酮、鞣质,甾醇、多糖,微量元素等。

  【传说故事】

  艾是我国在养生中认识最早的植物之一。《诗经》云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浊口三年兮。”孟子云:“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《名医别录》称为“医草”:“灸草”。战国时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用于外治(即灸法)。《黄帝内经》中也叙述了艾的作用。东汉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用艾叶配阿胶芍药川芎当归、干地黄侧柏叶所组成的胶艾汤和柏叶汤,主治官冷不孕及吐血不止。《蕲艾传》、《本草纲目》中载艾叶配方52个。

  根据《云笈七笺》所说:鲍姑是河南陈留县人,名潜光,仕宦家庭出身,自幼博览群书,尤喜医学,精通针法,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治学家。后来和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,其足迹遍及广州、惠阳、博罗等地。她治赘疣、赘瘤最为得心应手,具体方法是用采自越秀山脚下的红脚艾制成艾绒,用火点燃,在女子的脸上熏灼,不久,脸上的疙瘩便全部脱落。这些在《鲍姑祠记》中有所记述:“鲍姑用越岗天产之艾,以灸人身赘瘤,一灼即消除无有,历年久而所惠多。”由于鲍姑医德高尚,深受群众的爱戴,至今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富里,还设有鲍姑殿和塑像,其中有两副对联是:

  (一)

  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

  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

  (二)

  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

  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

  《南海百味咏》云:“在弥陀寺、菖蒲观、景泰寺均有鲍谷井。”

  有诗赞艾云:

  端午时节草萋萋,野艾茸茸淡着衣。

  无意争艳呈媚态,芳香自有庶民知。

  唐代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,活101岁。《旧唐书》说柳公度八十岁时,步履轻便,常用艾灸气海,保气海常温,防病延年。

  《针灸集成》记:广西一人,少时多病,异人告知,每岁灸脐中后自康,百岁乃去。

  日本《东岗舍笔记》云:三河国宝版郡水泉村农人满平,庆长七年生于该村,宽政八年寿达194岁,于享保年间受庆贺。被征至江府、献白发,赐御米若干。

  《日本·;文库名家漫笔》云: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,推荐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,最先走过者是其满平及其一家三代老人。此时他已242岁,回答何以长寿时说:灸足三里,每月自朔日灸至八日止,年中逐月不间断。灸数不同,法如下。右侧朔八壮,二日九壮,三日十一壮,四日十一壮,五日九壮,六日九壮,七日八壮,八日八壮。左侧,朔日九壮,二日十一壮,三日十一壮,四日十一壮,五日十壮,六日九壮,七日九壮,八日八壮,灸一灼谓一壮,久则人健。

  宋代戴复古诗云:

  榴花角黍斗时新,今日谁家不酒樽。

  堪笑江湖阻风容,去随蒿艾上朱门。

  《内经》云:“针之不为,灸之所宜”。

  《宋史·;太祖本纪》记载: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病重,太祖为其用艾灸之,见熏烤难受,太祖就拿艾灸熏烤自己。说明艾灸应用广泛,不论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系统、妇科、心脑血管疾病、骨伤风湿、皮肤外科均可用之。《名医别录》称为“灸治百病,实不为过”。

  陈长明《梧叶儿》云:

  捣作缠绵絮,烧来清淡香,法灸”记《西厢》。

  陈备三年蓄,鲜供午时禳;乡入妇人方,更闻道和胶试汤。


最近更新时间:2015-03-10

相关文章

千金子千金子

瓜蒌的传说故事  相传,康熙年间,海宁园花镇祝去非庭院内发现巨大栝楼,每晚发出白光,后挖根似人形,重六七十斤,头面臂股依稀可辨,但手指、脚...[详细] 牵牛子的传说故事  传说李时珍的外甥柳乔耽于酒色,阴部肿胀疼痛,二便不通,坐卧不能,昼夜呻吟。李时珍认为,湿热邪阻精道,用川楝子、茴香、穿山...[详细]
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正规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,也恳请批评指正。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。

中药 | 网站地图 | 中药材名称大全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2016 www.zhongy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