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斤拔| 铁包金| 山楂叶| 地锦草| 南板蓝根| 伊贝母| 胡芦巴| 茺蔚子| 檀香| 松香| 榼藤子| 金银花| 川贝母| 草豆蔻| 楮实子| 石南藤| 荷叶| 旋覆花| 倒扣草| 人参
共收录中药895
中药

南沙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【概述南沙参为常用中药材,使用历史悠久。具有养阴清肺,化痰止咳,益气生津的功能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(Thunb.)Fisch.或杏叶沙参Adenophora stricta米iq.的根。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及陕西、甘肃等省。多为野生。

  【生长环境】常生于500~2000米的草地和林木地带,多见于草地、灌木丛和岩缝中。适应性较强,喜温暖、凉爽和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,能耐阴、耐寒和耐旱。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,但以湿润、肥沃的土壤为好;忌积水。

  【种植技术

  1、选地整地:选择阳光充足,土层深厚,疏松肥沃,富含腐殖质,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的平地或缓坡地。每667平方米用堆肥或圈肥2000~2500千克,加拌磷肥20~25千克作基肥。基肥撒匀后,深耕30~40厘米,耙细整平,作畦,畦宽100~130厘米,畦长视地形而定。

  2、种植方法:多用种子繁殖。

  (1)采收种子:选择粗壮植株做种株,开花后剪去部分侧枝和花梢部,以减水养分消耗。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连梗采下,放于通风干燥的室内候熟数日后晒干、脱粒。一般每667平方米可采种25千克。

  (2)播种:多采用条播。秋播于11月,春播于3月中、下旬。按行距30~40厘米开4~6厘米浅沟,将种均匀撒在浅沟内,用细土覆盖,轻轻压实后浇水。有条件的可盖一层薄草,保持土壤温度。每667平方米用种子1千克。秋播于翌年3~4月出苗;春播20天左右出苗。

  【栽培管理

  1、间苗:幼苗长出2或3片叶时间苗,以幼苗叶片不重叠为度。苗高12~15厘米时定苗,株距为10~15厘米,行间按三角形留苗。间苗后浇水,适当追肥。补苗要带土移栽,不能伤及根部。补苗后浇水,使根和土壤密结。

  2、中耕除草:苗期选阴天拔除杂草,定苗后结合追肥松土除草。7~8月气候炎热时,要进行2次松土,以防土层板结。第2年植株生长旺盛,结合追肥培土壅根,防止倒伏。植株封畦后,应停止除草,以免折断茎枝。

  3、追肥:苗期施薄肥1次,用10%淡人粪尿或2%尿素水。定苗后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,每667平方米用量1000~1500千克,9月,如植株长势不好,宜加施人粪尿每667平方米1000千克。入冬植株枯萎后,浅松表土,每667平方米铺施腐熟畜粪或土杂肥1000千克。第2年出苗后,追施淡人畜粪尿每667平方米1000千克。6~7月开花前再追施人畜粪尿1500千克。

  4、打顶:从第2年起,植株生长迅速,为减少养分消耗,促进根部生长,可在株高40~50厘米时打顶,控制植株高度。

  5、病虫害防治:

  (1)病害:

  ①褐斑病:主要危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雨后及时开沟排水,降低田间湿土;做好清园工作,用1:1: 100波尔多液或65%代森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叶面。

  ②根腐病:危害根部。防治方法:雨后及时排水,及时清除病株并用石灰撒入病穴,用50%退菌特500倍液喷根部。

  (2)虫害:

  ①蚜虫:吸食茎叶汁液,受害植株茎叶发黄。防治方法:冬季清园,烧毁落叶枯枝;在叶面上喷洒50%杀螟松1000~2000倍液或80%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。

  ②地老虎:以幼虫为害,在苗期咬断植株根茎。防治方法: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;用灯光诱杀成虫,白天在植株根部捕杀或用毒饵诱杀幼虫;为害期用90%敌百虫1000~1500倍液浇灌。

  【收获与加工】栽培品于播种后2或3年采收,秋季倒苗后挖取;野生的在春秋两季采挖,以8~9月苗枯前采挖为佳。挖取后,除去残枝和须根,趁鲜时用竹刀刮去外皮,洗净、晒干,遇阴雨时也可用微火烘炕。晒或烘烤均应保持清洁,勿粘灰尘,影响质量。

  【药材形状】呈长圆柱形成长圆锥形,根头部较粗,向下渐细稍弯或扭曲,偶有分枝,长7~27厘米,直径0.8~3厘米。芦头长短、粗细不等,一般1~3个。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,根上部有深陷蚯蚓体表横纹,下部有浅纵沟槽及纵皱纹,并有突起及须根疤痕。体轻泡,质松,折断面不平坦,黄白色,多裂隙,海绵状。无臭,味微甘。


最近更新时间:2018-07-17

中药材种植推荐文章

枳壳枳壳

薄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薄荷种植技术有土壤、育苗、移植,薄荷栽培管理有中耕追肥、病虫害防治,以及成熟后的收获与加工方法,还要熟悉薄荷生长环境,选...[详细] 当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当归种植技术有选地、选种育苗、移栽,当归栽培管理有中耕、病虫害防治,以及成熟后的收获与加工方法,还要熟悉当归生长环境,选...[详细]
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正规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,也恳请批评指正。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。

中药 | 网站地图 | 中药材名称大全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广告合作
Copyright © 2016 www.zhongy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