佩兰| 西瓜皮| 胡颓子叶| 紫玉簪| 相思子| 黑种草子| 乌桕子| 北豆根| 骨碎补| 椒目| 马蔺子| 穿山甲| 石上柏| | 黄芩| 土大黄| 羊耳菊| 棕榈| 狗肾| 人参
共收录中药895
中药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中药古籍 > 《医学正传》 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QQ朋友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《医学正传》

  《医学正传》的作者是虞抟(1438~1517),字天民,自号华溪恒德老人,浙江义乌人,明代中期著名医学家。虞抟出生于医学世家,其曾祖父是朱丹溪的入室弟子,其父兄皆为良医。虞抟医德高尚,病者求医,多不收酬金;医术高明,承祖丹溪遗风,博采众长,颇多创新,尤精于脉理,有“诊人死生无不验”之誉。虞抟的医学著作有《医学正传》《苍生司命》《域外奇观》《百字吟》《半斋稿》等,其中《医学正传》最具有代表性。

  为了使“后学知所适从,而不蹈偏门以杀人”,虞抟参考历代医家所述,并结合本人临床经验,于1515年编撰成《医学正传》8卷。卷1为医学或问51条,是《医学正传》的中心和主题,从医学源流、几多医家、医著数目,到中医基础理论、内科杂病、用药法度,阐发前人不尽之义。卷2~卷8介绍了伤寒、瘟疫、内科杂病、妇科、儿科等73种病证,收集了1000余方,对每一病证分列“论、脉证、方治”,或附医案。虞抟学术思想以朱丹溪为宗,而参以张机、孙思邈、李杲诸家之说,各选其方之精粹者,次于丹溪要语之后,并参以虞氏家传经验、临床体会及学术见解,具有以下特点。

《医学正传》

  批判医学异端,明辨医学是非

  中医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但其中也难免混有糟粕,尤其是金元以后,门派纷起,学术观点众多,使初学者难辨是非,无所适从。虞抟“每憾世医,多蹈偏门”,以大无畏的精神,批判了异端邪说,指引初学医者走向正途。

  一是批判鬼神迷信之说。虽然早在先秦时期,扁鹊就将“信巫不信医”列为“六不治”之一,但由于古代医疗条件落后,加之民智不高,迷信鬼神之说一直大有市场。虞抟对迷信鬼神之说进行了严厉批判,如批判鬼胎之说,“夫所谓鬼胎者,伪胎也,非实有鬼神交接而成胎也”;批判梦魇为鬼神附体之说,“梦寐间常魇者,盖火起于下而痰闭于上,心血亏欠而心神失守故尔,岂有鬼神所附之理哉”。

  禁咒科由古代巫师流传而来,在唐宋时期,还曾经是中医的一个科目,但干的大多是骗人勾当。虞抟认为禁咒仅有心理暗示作用,“一切心神惶惑之证,可以借咒语以解惑安神而已”。但禁咒大多是蛊惑人心、骗人钱财而已,“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,今流而为师巫、为降童、为师婆,而为煽惑人民、哄吓取财之术”。

  二是批判右肾命门相火说。自《难经》提出右肾命门说后,王叔和、滑寿等大倡其说,后人又创立了不同的命门学说。虞抟反对右肾命门相火说的观点,力倡两肾为命门之说。他认为,命门乃脏腑之本,生命之门,包括肾阴、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。“人身之两肾,犹车之有两轮,其形同,色亦无异。不知王叔和何所见而独谓左肾属水而右肾属火,又指右肾为命门,以配三焦之经”。

  虞抟认为,“其两肾本为一脏,初未尝有左右之分”“但不可独指右肾为命门耳”“若独指乎右肾为相火,以为三焦之配,尚恐立言之未精也”“愚意当以两肾总号为命门,其命门穴正象门中之枨,司开阖之象也”“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,性命之所关,虽为水脏,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,象水中之龙火,因其动而发也”。

  三是批判了迷信五运六气,放弃临床辨证的做法。五运六气学说来源于《黄帝内经》,对于预测疾病的发生,指导临床用药治疗都有一定作用。但一些医者机械理解和运用五运六气学说,“以病者之所生,年月日时,合得病之日期,推算五运六气”“谓某日当得某经,某经当用某药”“使后学能推此法,不须问证察脉,但推算病在此经,即用此经之药,实为医家之快捷方式妙诀也”。

  虞抟对此进行了严厉批判,认为是无稽之谈,以生命为儿戏,“此马宗素无稽之术,而以世之生灵为戏玩耳”。

  四是批判执古方以售今病。经方、验方是古代医家根据临床辨证治疗,对用药经验的总结,具有“普、简、廉、效”等特点。宋元以后,一些医生偏于药方搜集,以致形成一种不求医理,按证索方之风。虞抟对这种拘泥于古方治疗当下疾病的保守思想极为反对。如圣散子是苏轼所传,世人认为其“治瘟疫之疾,百不失一”,“而用圣散子者,一切不问”。虞抟打破了这种神话,认为其“止是燥热助火之剂,别无祛邪除瘴之能”。

  又如十全大补汤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是民间治疗气血不足、虚劳咳嗽、疮疡不敛、崩漏不止等病的汤剂中药。对于世人不加辨证,用十全大补汤治疗一切虚损之疾的做法,虞抟说:“此药乃气血两虚之剂,或血虚而气尚实,或气虚而血尚充者,其可一例施乎?”“药性能毒,未易悉举,学人宜究本草之详,不可妄施以杀人也。”

  五是指出医学正道。首先尊崇《素问》《难经》,认为其是“发明天地人身阴阳五行之理”,乃医学正道的首要。故《医学正传》“一皆根据乎《素问》《难经》”,在每篇之前,冠以《素问》《难经》条文,以探求医学正道之源。其次是博采众家之长,选其可法之术,折衷诸家观点,以求其真,避免后学误入偏门。

  发扬丹溪学说,注重气血论治

  虞抟不仅继承了丹溪学说,而且发展了丹溪学说。如他对朱丹溪“阳有余阴不足论”的发挥,可谓独具心得,自成一体。朱丹溪的阳有余主要是指肝肾之中所存相火容易妄动而言;阴不足主要是指肾所藏的阴精难成易亏。

  虞抟根据阴阳依存互根的原理,在“阳有余阴不足论”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阴阳气血有余不足论”,“夫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者,在天地则该乎万物而言,在人身则该乎一体而论,非直指气为阳而血为阴也。经曰阳中有阴,阴中亦有阳,正所谓独阳不生、独阴不长是也”。详细论述了气血阴阳不足的治法方药。并指出气虚在用四君子汤的同时可加芎莘之属,血虚在用四物汤的同时可用参芪之类。强调“血虚者须以参芪补之,阳生阴长之理也”。借助阳气以化生阴血之理,谓血虚可以从益气着手。

  虞抟认为阳虚不限于心,阴虚亦不限于肾。对朱丹溪“气有余便是火”,指出“气有余者,非真气也,五志厥阳之火动而为邪气也”,再如对火热证的论治,朱丹溪详于实火而略于虚火,虞抟补充了虚火的证治等。

  贡献祖传秘方,颇多发明创新

  《医学正传》载祖传秘方近百首,如治疗湿热痹痛的三妙丸,治疗虚寒痢疾的和中饮,治疗遗精的秘真丹,治疗小儿疳积的槟榔丸等。《医学正传》中还有颇多发明创新,如用小竹筒套入肛门,用香油灌肠导泻;用黄蜡包住大黄丸,上面用细针刺一小孔服下,制造缓释剂型,达到缓慢释放药效,不伤胃气的效果。

  《医学正传》批判了医学界的异端邪说,发展了丹溪学说,颇多发明创新,对后世影响巨大。



最近更新时间:2021-11-24
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、药学专著、杂志及文摘,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凭据。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。

首页 | 中药材大全 | 方剂大全 | 网站地图 | 手机版
Copyright © 2014-2021 www.zhongyoo.com 版权所有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-1